游钓教练谈用饵(二)
——求变说粗、细
饵料的组份中有粗有细,也有全粗全细,这是饵料针对不同鱼情的变化之一。粗颗粒的主要作用是留鱼,在水底长时间不容易化散或根本不化散,粗颗粒中的味道在水中持久散发,起到招鱼留鱼的作用。而细颗粒的成份的雾化效果特别好,从饵料入水开始雾化一直延续到水底,而且扩散的面积比较大,招鱼的效果也很好。
从饵料的用途来讲,饵料一般起两方面的作用,一是窝料,二是钓料。
窝料饵可以是纯粗颗粒,也可以粗中有细。最常用的纯粗颗粒有各种酒米、各种机制颗粒、糠饼窝,也有玉米粒、麦粒等;粗中有细的主要有各种商品窝料,如酵香老窝、粗粮快窝等。机制颗粒、糠饼之类的窝料到底后才慢慢化散,它们和酒米一样,具有发窝比较快的特点。玉米粒、麦粒等粮食可以浸泡后打窝,也可以直接撒入窝点。浸泡的方式可以直接用酒泡、药酒泡、香精加酒泡等等,也可以经过蒸煮加工后再浸泡。还可以蒸煮后发酵后打窝。总之,不管采用什么方式,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,即引鱼进窝觅食。但粗颗粒的窝料有个问题,中小个体的鱼进窝后吃一阵就饱了,等饿了才会再光顾,所以投放粗颗粒窝料时,在用量和投放频率上要有适度的把握。
粗细结合的窝料,是商品窝料中的主打,既可以作窝料使用,也可以直接作抛竿饵料使用,有的甚至可以作散炮使用。有粗有细的窝料,兼备发窝快,留鱼久的特点,但作钓水域中上层有大量小杂鱼时,容易引来小杂鱼抢食。
纯细颗粒的窝料,主要是作为鲢鳙窝料使用。这是由鲢鳙的习性决定的。鲢鳙是一种滤食性鱼类,太粗的颗粒食不方便。再者鲢鳙往往是由下往上吸食,下沉慢而细的颗粒就符合了鲢鳙的就食特征,就会有效果。
钓饵颗粒大部分情况下是粗细结合的。悬坠钓法的核心就是在用饵上对传统的突破,随之又在铅坠和浮标上产生大量的变化。悬坠钓法用饵在雾化和少雾化上有变化,在使用饵料颗粒的粗细上随之也发生变化。悬坠钓法在用饵上一般原则是诱钓合一,但在大部分的野外自然水域,也可以诱钓不合一。野外自然水域有时水广鱼稀,正常作钓时,窝料必须量大,所以粗颗粒大饵团是首选,而且不用手抛投做窝,可以精准地搓饵上钩做窝。还可以边钓边做窝,以及中途补窝。在作钓水域遇到鱼个体较大时或鱼吃食很活跃时,饵团可以大些,反之鱼个体小或鱼吃食不活跃时,饵团必需改小。特别是天气闷热,或者冬季作钓,鱼的开口很小,则采用细颗粒的饵料,或者把大颗粒饵料粉碎后使用,小、软、粘施钓,才会有好效果。
钓饵中的颗粒粗细合理运用,不仅是起到与窝料相同的效果,更对适口性有不同的针对。从诱钓的角度讲,针对不同水层的鱼,颗粒粗细也有不同。粗颗粒往往用于钓中下层,细颗粒一般情况下用于中上层。黄尾和小白条、翘嘴都是特例。黄尾是中下层鱼,但口小,饵料必须比较细腻;而翘嘴一般在中上层,偶尔也到底层吃食,但翘嘴喜欢粗颗粒。
总之,饵料粗细,变化多端,合理选择,合理运用,得心应手,才能钓好鱼。
上一篇:如何用好纯麦诱 | 下一篇:游钓教练谈用饵(一) |